德甲的50+1,不是伴,是因为你不懂

体制问题。

没错,就是德甲的50+1。

首先我要声明,我是多特蒙德球迷。 这是我之前写过的关于德甲体系的感想。 我觉得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

众所周知,50+1体制下,除德甲三支球队外,其他俱乐部均由会员组成的“体育协会/俱乐部”控制。 这确保了俱乐部领导下的公司不受私人或企业控制。

50+1并不是与德甲一起创建的,否则药厂、沃尔夫斯堡这样的俱乐部不可能立足于世界。 大概在1980年代之前,德甲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,拜仁一度处于危机边缘。 不过,地处慕尼黑,新上任的赫内斯和鲁梅尼格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大众、汉莎、德国电信、阿迪达斯等公司的投资。 虽然没有达成控股联盟,但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国内乃至欧洲都是影响国家经济运行的“央企级”存在。 那么之后就有了我们熟悉的50+1政策。 这个政策描绘的图景很好:良好的联赛环境(先例是德甲在1970年代陷入假球风波,比如隔壁)、“防止绝对霸权”(现在看来多么讽刺) ,共产主义广播收入(这将在下面提到)。 所有俱乐部都相信这真的那么好。

然而此后的种种故事都证明这个想法极其失败。

首先,50+1控制了其他团队的商业发展,商业资本只能控制它。 但除了拜仁早年的狡猾举动,谁愿意在其他俱乐部投入大量资金呢? 要么他们只能从低级别联赛寻找出路,比如药厂、霍芬海姆和现在的莱比锡红牛。 但这对于德甲联赛本身来说并不好。

其次,泛德甲球迷引以为傲的“健康环境”,其实是建立在对中小俱乐部的残酷之上的。 为了健康,严格的财务和准入制度让小俱乐部苦不堪言。 前面是KSC,后面是波鸿的血腥森林。 有人说50+1让俱乐部的分布更加多元化和均衡,不像英格兰或西班牙德甲从未降级的球队,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 目前德甲实力较强的俱乐部基本集中在北莱茵-威斯特法伦、拜仁和不来梅-汉堡地区。 现在你能在德甲联赛中看到来自欠发达的东德的俱乐部吗? 人口稠密,经济发达,决定了你的会员质量,这和其他人本质上是一样的。 不管英超如何,降级球队都有跳伞计划,但德甲呢? 小俱乐部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。 举个例子:如果汉堡本赛季留在德甲,自然可以参加,但如果降级,就不会被录取,因为财务缺口只有几千万。 这不是很可笑吗?

此外,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,随着电视转播的出现,转播共享日益成为职业俱乐部的重要收入来源。 但共产主义的德甲转播合同最终导致了“共同贫困”。 近年来拜仁与多特蒙德之间的平均年收入分成只有3000万左右。 前年,德甲和英超同时迎来新的转播合同。 结果是德甲从未降级的球队,英超垫底的年收入依然比德甲第一名多,更不用说第一名了。 比德甲俱乐部的名气还要大三四倍。 即使在连年下滑的意甲联赛中,米兰城第二俱乐部与那不勒斯、罗马等球队的份额仍然高于德甲任意球俱乐部。 这笔钱对于拜仁或许不算什么,但是对于其他俱乐部呢? 就像多特蒙德那样,一年收入超过20、3000万就好多了。 不用说,这是一个小俱乐部。

最后,50+1本质上是“反动”的。 这与商业联盟完全相反。 联赛这几十年崛起成为职业足球的核心,本质就是“商业化”。 不然职业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? 对于各国来说,回到上世纪上半叶由足协和足协组织的冠军杯赛制会更好。 而且既然是职业联赛,就必须商业化。

但50+1呢? 除了拥有既得利益的拜仁之外德甲从未降级的球队,它封锁了各个级别俱乐部的进步空间。 2003 年之前,每个俱乐部仍然可以获得一些转播份额。 但在基尔希事件之后,这个想法彻底破灭了。

多特蒙德高层为何希望球队在世纪初上市? 要知道,当时多特蒙德是欧洲第二大足球俱乐部,也是德国第一家上市的足球俱乐部。 你真以为高层都是弱智,想当实验对象吗? 没有其他办法。 我们要发展团队,但不能引进外资,还要用少得可怜的收入来维持所谓的“财务平衡”。

钱从哪里来? 所以只能列出来了。